如果社會大眾、世界人類,想的都是惡的,說的都是惡的,做的都是惡的,那怎麼會沒有災難?災難就是眾生造不善業感召來的,不是上帝給我們的,也不是閻羅王處罰我們,是自己製作出來的。所以佛菩薩、聖賢大慈大悲,把這個事實真相告訴我們,勸我們斷惡修善,就沒有災難了。所以預言也不是空穴來風,我們看到預言,再對照現在的人心是什麼樣的情況,你就可以知道災難到底有沒有?現在最大的災難就是人,他的思想已經被迷惑到沒有能力去辨別是非善惡、真妄邪正,這是最可憐的。他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,被這個五濁惡世,這些邪知邪見的言論迷惑顛倒,已經迷到相當的程度,這是最大的災難,這是災難的根本。災難怎麼來?從這個根本發展出來、製作出來的。如果要正本清源,無非提倡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教育!這是我們淨老和尚,年紀這麼大,在國際上到處奔跑,就是喚醒世人要覺悟。不然不回頭,一直造惡業,後果不堪設想,大災難必定現前。我們大家發心,盡心盡力,在這個地方,我們略盡棉薄之力,希望把這個災難減輕一點、緩和一點、發生的時間推遲一點,這個是可以做到的。
節錄自:WD21-102-0002 雙溪小築第五屆護國息災百七繫念法會啟建開示(第二集)
學佛的人都明瞭,人不是死了就完了,如果死了就了了,這個事情就好辦。現代的人迷信科學,說信仰宗教的人是迷信,這個話實在是太武斷了,我們冷靜思惟,這個話講不通。佛告訴我們,這是真理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你心裡面想神,就有神出現;你心裡面想鬼,就有鬼出現,一切法從心想生。心想有許多的念頭,我們自己都不能覺察。微細的念頭從哪裡來的?無量劫以來累積來的,佛給我們說得好,阿賴耶識就像一個倉庫一樣,無量劫來你的念頭統統在裡面落下了種子,種子遇緣就起現行,非常微細。十法界從哪裡來的?從心想生。我不想,有沒有這個事實?還是照樣有。我不想是我現在不想,我這一生不想,但是前生有沒有想?前生有想過。
所以現在人迷信科學,不相信有天地鬼神的報應。而實際上在西方世界,鬼神報應的事情我們常常聽說,常常在報紙新聞裡面看到,他們也有報導,說這是科學不能理解的。科學不能理解的事情太多了,這就是說明科學並不是萬能的,科學還沒有達到究竟圓滿,今天還在摸索,還在推測。知識的領域是沒有邊際的,今天科學的成就是有界限的。 節錄自:WD19-003-0041 太上感應篇(第四十一集)
如果在消業障時候,你還有怨恨心,那就錯了,業障上又加上業障,麻煩就大了。所以替我們消業障這些人不是惡人,我們要感恩,沒有他們,我們業障消不了。我們反過來也要知道,讚歎我們的人、獎勵我們的人、讚美我們的人、支持我們的人,那是消我們善業,消福報就是消善業。罵我的人、害我們的人,消我們的罪業;讚歎我們的人,我們福報消了,消福報。業障被人家消掉好,所以我們對於陷害我們的人要感恩。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消業障,以佛法的標準講,你善業也要消掉,惡業也要消掉,因為善惡業都出不了六道。善惡業都消了,我們修的是淨業,到極樂世界,這樣才能超越六道輪迴。所以在三善道享福,這是消善業,也是在消業障,善業也是業障,以佛法的標準還是業障。惡業是障礙,善業也是障礙,善業我們一般講人天福報,消善業。
節錄自:WD02-013-0030 無量壽經選講(三十三品至三十七品)(第三十集)
出現問題,我們總得要把這個問題找出來,知道怎麼去做才是正確的,這樣我們在生活當中待人處世、進退應對有一個準則,有一個標準,我們做的一些事情才會心安理得,心安理得你來學佛就很容易入道。如果你常常做錯事情,它的回應就是讓你心定不下來,你心不安,你心安不下來。你心不安,你念佛會念到一心不亂嗎?念佛不是要念到一心不亂嗎?你說你一邊在念佛,一邊在想哪些事情處理得不好,或者處理得有問題,麻煩一大堆,你這個心念佛會障礙我們功夫成片,一心不亂。
節錄自:WD11-002-0035 沙彌律儀(第三十五集)
禪定的意思,『是寄心一處,久後得定』。有的經典講「制心一處」,就是心把它控制在一個地方,叫制心一處。我們做三時繫念叫「繫念」,繫念阿彌陀佛,我們把心繫在這句佛號上,這個就是這裡講的「寄心一處」。不然我們這個心胡思亂想,心猿意馬,時時刻刻都停不下來。如果能夠把心寄在一處,把它繫在一處,「久後得定」,時間久了,他就得禪定了。得到定就稱為三昧,在念佛叫念佛三昧,三昧就是定,你得定了。
節錄自:WD15-008-0022 金剛經講義節要—佛法最重定、慧 (第二十二集)
我剛出家的時候,在台北杭州南路佛陀教育基金會,當時我們淨老和尚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。日常法師有個徒弟叫如道,他昏沉蓋很重。每一天早上上課,聽課他坐在第一排,日常法師在那邊講課,講沒有三分鐘,他就睡著了,頭就低下去了。有一次,他桌上放了一個杯子,裝了一杯水,頭低到去碰到那個杯子,掉到地上去了。日常法師叫他去浴室沖冷水澡,叫他去拜佛,他昏沉蓋很重。我有一個師兄,也是昏沉蓋很重,那時候在景美,他比我早出家。我當維那,他當主七和尚,主七和尚後面有一個座位,就像現在我後面坐那個座位,在圖書館那個比較高一點。他坐在那裡就打瞌睡了,主七就坐在那邊睡覺。我們師父跟館長進來,師父看到就把他叫起來。有一次他當維那,我當木魚,有一個女眾敲地鐘。他當維那也當到睡覺,又睡到打呼,結果那個女眾敲地鐘,敲了半個小時還不煞板。後來一看,看他在睡覺,就把他叫起來,那個女眾就氣得要命。他昏沉蓋很重,他讀經、念佛、聽經都不行,都要睡覺的。如果叫他去做事,那精神很好,叫他修水龍頭、哪一扇門壞掉了,那精神比誰都好;不能坐下來,坐下來他就打瞌睡。所以昏沉蓋重的人,他就不適合坐著,他就要繞佛經行,不然就拜佛,就是要動,一靜下來他就昏沉了。我的毛病剛好跟師兄相反,我是掉舉。我說我很羨慕他們很好睡,因為我都睡不好。我坐在那邊,不用喝咖啡,不用喝茶,也睡不著。坐在那邊,妄念七上八下,全身不對勁,恨不得趕快衝出去外面跑一跑。坐在那裡,心定不下來,七上八下的,這個叫掉舉。這都屬於業障,這兩種業障是最普遍的,第一個就是昏沉,第二個就是掉舉。
節錄自:WD15-008-0022 金剛經講義節要—佛法最重定、慧 (第二十二集)
我們在《淨土聖賢錄》常常看到老阿公、老阿婆,不認識字的,他能老實念佛,真的那些講經大法師都不能跟他相比。所以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常講,他說講經不能了生死,講經是信解,幫助我們生起信心,幫助我們理解修行的理論方法。你真正要了生死還是要修行,你只有信解沒有去行,怎麼能證果?就變成說食數寶。說吃,你不去吃也不會飽;在銀行替人家算錢,也不是自己的,跟自己沒有關係,說食數寶。所以信解後面要有行證。那些老阿婆、老阿公不懂,他真信,他雖然不理解,但是他有在行,他真正在念佛,最後他真證果了,往生就證果了。所以講經說法,天天講也不能了生死,你沒有行也不能了生死。所以李老師講,還不如一個老太婆,不認識字的,念六字洪名,老實念下去,她得的利益還大。最大的利益就是往生西方淨土,沒有比這個利益更大的。所以這個是寧願執著有。你懂了很多,不去做,不去行,那落空了。談玄說妙,空談就誤國,一般講空談,常常在談玄說妙,空談國家就誤掉了。我們修行人空談,這一生修學就落空了,得不到成就,還不如老實念佛有利益。祖師大德這些話,都是真話。
節錄自:WD15-008-0035 金剛經講義節要—真念佛人,廣修六度萬行(第三十五集)
行策大師跟我們說,學佛一定要有真實的信願,信要真,願要切,真信切願。這個真實表現在事上面就是心念,心裡真正念佛,這才顯示這確確實實是真實的願望。他所說的實在講都是事實,三界確確實實是一個牢獄,不過是範圍比我們世間上的牢獄較大一點而已。一般牢獄範圍很小,三界這個牢獄較大一點,雖然大一點,我們從無始劫以來,永遠沒方法超越,也就是沒辦法脫離三界。牢獄苦,三界之苦,確確實實就好像被關在牢獄一樣,沒自由,不會得到解脫。佛在經上教我們將一個家看作牢獄一樣、看作枷鎖。枷鎖是古代犯人犯法所戴的一個刑具。我們一般一個家庭,就像這個牢獄一樣,這個也是事實,確實是一個事實。我們世間人常常說家累,有家庭的人他就有負擔,有負擔就有壓力,這個累就是不好的事情,使我們拖磨,使我們辛苦,一個人不能得自由,不能得自在。
節錄自:WD20-001-0004 行策大師淨土警語菁華(第四集)
⭕️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://www.amtb.tw
⭕️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://rsd.amtb.tw
⭕️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://www.hwadzan.com
⭕️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://www.tplys.com